目录


校园里的“选修课作业”别敷衍!这样做能成作品集


学姐说,她大一时也觉得选修课作业“不重要”,直到上“新媒体设计”选修课,老师说“你们的作业可以当成作品集素材,以后找工作能用上”,她才开始认真对待。那次作业要求“做一套校园文创设计”,别人随便画个校徽就交了,她却从“用户调研(问同学喜欢什么风格)→ 设计草图(画了5版校园地标插画)→ 落地优化(调整颜色、确定尺寸)”全流程做完,还打印出实物样品。后来她把这套设计放进作品集,面试设计公司时,HR盯着样品问了20多分钟,当场说“你对细节的把控和落地能力,比很多应届生都强”,最后顺利拿到offer!


学姐强调:“选修课作业是‘低成本攒作品集的宝藏’——不用自己找项目、不用花大价钱,只要多花点心思,就能做出‘有逻辑、有细节、能落地’的作品。很多人求职时愁‘没作品集’,其实是把身边的机会都浪费了——敷衍1次作业,可能就少了1个求职亮点!”


第一步:别“拿到作业就瞎做”——先想“这能对接什么岗位需求”,目标明确才不白忙


很多人做选修课作业,只会“按老师要求做完”,却没想过“这作业能不能和目标岗位挂钩”——比如“品牌策划”选修课作业,能对接“市场营销岗”;“短视频制作”选修课作业,能对接“新媒体运营岗”;“数据分析”选修课作业,能对接“数据运营岗”。提前想清楚“作业和岗位的关联”,做的时候针对性发力,才能让作业变成“岗位匹配的作品集素材”。


怎么“让作业对接岗位需求”?学姐分3类热门选修课举例:


  • ① 「设计类选修课」(平面设计、UI设计)→ 对接“设计岗”:
    • 作业要求“做一张海报”:别只做“随便的宣传海报”,要做“能体现岗位能力的商业海报”,比如“校园奶茶店促销海报”(对接品牌设计岗,体现“商业设计思维”)、“校园APP启动页设计”(对接UI设计岗,体现“用户体验思维”);
    • 学姐做“UI设计”选修课作业时,选了“校园自习室预约APP界面设计”,不仅做了“登录页、首页、预约页”,还加了“用户流程图、设计说明(比如‘按钮颜色用蓝色,因为能让用户有信任感’)”,完全按企业UI作品集的标准来,面试时直接被当成“核心作品”。


  • ② 「运营类选修课」(新媒体运营、品牌营销)→ 对接“运营岗”:
    • 作业要求“写一篇推文”:别只写“校园新闻”,要写“能体现运营能力的爆款推文”,比如“‘校园奶茶店测评:这3家踩雷,2家必喝!’”(对接内容运营岗,体现“用户痛点捕捉、标题吸引力”)、“‘考研党必看:校园自习室占座攻略,附时间表!’”(对接用户运营岗,体现“用户需求满足”);
    • 学姐的同学做“新媒体运营”选修课作业时,写了“‘校园二手书回收指南:卖书不踩坑,还能献爱心’”,不仅有“干货内容”,还加了“数据复盘(比如‘推文发布后24小时阅读量1500+,转发50+’)”,放进运营作品集后,HR说“这比很多实习经历都能体现你的内容能力”。


  • ③ 「分析类选修课」(数据分析、市场调研)→ 对接“分析岗/策划岗”:
    • 作业要求“做一份调研报告”:别只“堆数据”,要做“能体现分析能力的解决方案型报告”,比如“‘校园奶茶店消费调研报告:建议推出10元学生套餐,月销量预计提升25%’”(对接市场策划岗,体现“数据洞察、方案落地性”)、“‘校园快递点满意度调研:3个优化建议,提升用户好评率’”(对接运营分析岗,体现“问题诊断、改进思路”)。



第二步:别“只做‘最低要求’”——加“3个细节”,让作业从“合格”变“优秀”


很多人做选修课作业,只满足“老师的最低要求”(比如“字数够、格式对”),却不知道“细节决定作品质量”——比如加“用户调研过程”“设计说明”“数据复盘”,能让作业从“随便应付的任务”变成“有逻辑、有深度的作品集项目”,HR一眼就能看出你的“认真和专业”。


学姐分享了“让作业变优秀的3个必加细节”:


  • ① 加“用户调研/需求分析”——证明“你的作品不是瞎做的”:
    • 不管是设计、运营还是分析类作业,都要加“你是怎么了解用户需求的”,比如:
      • 做文创设计:“调研了50位同学,发现60%喜欢‘简约校园地标风格’,30%喜欢‘可爱卡通风格’,所以最终选用‘校园地标+简约配色’设计”;
      • 写运营推文:“在校园考研群问了30位同学,发现‘自习室占座难、找不到安静区域’是最大痛点,所以推文重点写‘占座技巧+安静区域推荐’”;


    • 这些调研过程能体现你的“用户思维”,比“没理由的作品”更有说服力,HR会觉得“你做事情有依据,不是拍脑袋决定”。


  • ② 加“过程记录/设计说明”——让HR看懂“你是怎么思考的”:
    • 别只展示“最终成果”,要加“你的思考过程”,比如:
      • 做UI设计:“首页按钮一开始用圆形,后来测试发现‘用户点击准确率低’,改成方形后,点击准确率提升30%,所以最终用方形按钮”;
      • 做市场调研:“一开始想推荐‘推出15元套餐’,但分析数据发现‘80%学生月均奶茶消费低于15元’,所以调整为‘10元套餐’,保证销量的同时覆盖更多用户”;


    • 这些记录能体现你的“复盘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”,HR看作品集时,不仅看“你做了什么”,更看“你是怎么想的”。


  • ③ 加“落地成果/数据反馈”——证明“你的作品有价值”:
    • 能落地的作品才是“有价值的作品”,哪怕是选修课作业,也要尽量“落地测试”,比如:
      • 做文创设计:“打印了10份样品,送给同学测试,8位同学表示‘愿意购买’,2位同学建议‘调整颜色亮度’,最终按建议优化”;
      • 写运营推文:“发布在个人校园公众号,24小时阅读量1200+,收到20条正面评论,比如‘太实用了,已经收藏!’”;


    • 就算没法真的落地,也要加“模拟成果预测”,比如“‘如果校园奶茶店采纳我的建议,按每月5000位潜在用户计算,月销量预计提升25%,利润增加3000元’”,让HR看到你的“成果思维”。



第三步:别“做完就交”——按“作品集格式”整理,直接能用不返工


很多人做了优秀的选修课作业,却“随手存在电脑里”,等到求职要做作品集时,才发现“文件丢了、过程记录没保存”,只能重新做,浪费时间。其实做完作业后,花1小时按“作品集格式”整理,以后直接能用,省心又高效。


怎么“按作品集格式整理作业”?学姐分享了“3步整理法”:


  • ① 建“专属文件夹”——分类保存“所有相关文件”:
    • 每个选修课作业建一个单独文件夹,命名为“【新媒体运营】校园奶茶店推文作业-2023.10”,里面保存“最终成果(推文文档/设计图)、过程文件(调研问卷/设计草图)、数据反馈(阅读量截图/测试反馈)”,别零散保存;


  • ② 写“项目介绍页”——按“STAR法则”总结:
    • 每个作业写1页“项目介绍”,包含:
      • S(背景):“选修课作业要求做一篇校园相关推文,目标是吸引学生阅读并转发”;
      • T(任务):“我负责选题、文案撰写、发布后的数据分析”;
      • A(行动):“通过调研确定‘奶茶店测评’选题,用‘痛点标题’吸引点击,发布后跟踪24小时数据”;
      • R(结果):“推文阅读量1500+,转发50+,收到20条正面评论,完成作业要求的同时,验证了内容吸引力”;


    • 这样的介绍页放进作品集,HR能快速了解“你做了什么、有什么成果”。


  • ③ 导出“高清文件”——方便展示和打印:
    • 设计类作业导出“PDF(高清)、PNG(300dpi)”格式,运营类作业导出“Word文档(排版整齐)、推文截图(高清)”,分析类作业导出“PPT(逻辑清晰)、Excel数据表格(可编辑)”,避免“格式错乱、图片模糊”,面试时不管是“线上发HR”还是“打印成册”,都能展示出专业感。



第四步:别“只做1次”——攒“3-5个不同类型作业”,作品集更饱满


很多人只认真做1次选修课作业,作品集里只有1个项目,显得单薄。其实可以“选3-5门不同类型的选修课”,每门课认真做1个作业,攒“不同能力的作品”,比如“1个设计作品+1个运营作品+1个分析作品”,既能体现你的“综合能力”,又能对接“不同岗位需求”,求职时选择更多。


学姐就是靠“3门选修课作业”攒出核心作品集:


  • 「新媒体设计」选修课:做“校园文创设计”,体现“设计能力”;
  • 「品牌营销」选修课:做“校园奶茶店营销方案”,体现“策划能力”;
  • 「数据分析」选修课:做“校园消费数据报告”,体现“分析能力”;
  • 后来她面试“品牌策划岗”时,重点展示“营销方案”和“数据报告”;面试“设计岗”时,重点展示“文创设计”,不管面什么岗位,都有匹配的作品,通过率自然高。


宝子们!别再敷衍选修课作业了——你现在多花1小时认真做,未来求职就能少花10小时凑作品集!从“对接岗位需求”到“加细节”,再到“按作品集格式整理”,把每一次选修课作业都当成“攒作品集的机会”,毕业时你会发现,别人愁“没作品”,你却有“一堆能打的干货”,轻松赢过竞争对手!


最后想问宝子们:你现在有认真做过哪门选修课作业吗?或者你打算把哪类作业做成作品集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,咱们一起把选修课作业变成求职宝藏!
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