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长说,他大三上学期开始频繁 “请假”—— 有时一周请 1 天,有时连续请 3 天,室友还调侃他 “快成‘请假专业户’了”。但没人知道,他请假不是 “躺平”,而是去做 “企业短期实习、行业峰会志愿者、校园项目落地”:请假去互联网公司做 “校园推广短期项目”,跟着团队跑校园、做活动;请假去参加 “区域创业峰会”,当志愿者的同时跟企业 HR、创业者交流;请假留在学校孵化器,推进自己的 “校园二手书回收” 小项目。这些 “请假做的事”,帮他攒了 “实习经历、行业人脉、项目成果”,毕业时简历亮点满满,面试时 HR 听他讲 “请假做的项目”,当场说 “你比很多只上课的学生更懂职场”,最后顺利拿到国企 offer!
学长强调:“请假不是‘逃学’,是‘合理分配时间’—— 大学课程不全是‘就业刚需’,有些课靠课后补笔记就能跟上,而‘企业实习、项目实战、行业交流’这些事,错过就没机会,对就业的帮助比‘多上几节课’大得多。关键是‘别瞎请假、别耽误核心学业’,把请假时间用在‘能攒就业资本的事’上!”
很多人觉得 “实习只能寒暑假去”,平时上课没时间,却不知道很多企业会招 “短期定向实习生”—— 比如 “校园推广项目”“节日活动执行”“数据整理专项”,这些实习周期短(1-2 周)、时间灵活(可以周末 + 周中请假 1-2 天),不用耽误太多学业,还能快速攒 “真实企业经历”,比 “寒暑假挤破头抢实习” 更高效。
怎么找 “短期定向实习”、合理请假去做?学长分享了 3 个 “实战技巧”:
- 技巧 1:“盯‘企业校园合作项目’,找‘短期实习机会’”—— 很多企业(尤其是互联网、教育、快消行业)会跟高校合作 “校园项目”,比如 “某 APP 校园推广”“某品牌校园快闪店活动”,需要 “短期实习生” 负责执行。可以通过 “学校创新创业学院、社团合作群、企业校园招聘公众号” 关注这些信息。学长就是在 “学校创业群” 看到 “某互联网公司校园推广项目”,申请后每周请假 1 天 + 周末参与,2 周就完成了 “500 + 学生注册” 的目标,经历写进简历特别亮眼;
- 技巧 2:“跟老师‘提前沟通’,别‘先斩后奏’”—— 找到短期实习后,提前 1-2 周找任课老师说明情况:“老师,我找到一个‘XX 企业的校园推广短期实习’,能帮我攒职场经验,跟我以后想做的‘市场营销’方向很匹配,需要请假 2 天 + 周末参与,我会提前跟同学借笔记,课后找您补重点,保证不耽误课程作业和考试”。大部分老师会支持 “对就业有帮助的事”,学长请假前跟 3 位老师沟通,都顺利获批,还得到了 “好好做,有问题随时问” 的鼓励;
- 技巧 3:“实习后‘及时复盘’,把‘短期经历’变成‘求职亮点’”—— 短期实习别 “做完就忘”,要记录 “你负责什么、做了什么、拿到什么结果”,用数据说话。比如:“参与某互联网公司校园推广短期实习(10 天),负责‘校园社群运营’,拉新 300 + 学生进群,组织 2 场线上宣讲,带动 APP 注册量提升 25%”。这样的经历写进简历,比 “寒暑假打杂实习” 更有说服力。
很多人觉得 “行业活动离自己很远”,或者觉得 “去了也只是凑热闹”,却不知道 “做行业活动 / 峰会志愿者” 是 “低成本链接人脉、学行业干货” 的好机会 —— 很多峰会会招 “大学生志愿者”,负责 “嘉宾引导、签到登记、现场协助”,虽然没工资,但能 “免费听行业大佬分享、跟企业 HR 面对面交流、拿到活动资料和联系方式”,这些对就业的帮助,比 “上几节理论课” 更实在。
怎么找 “行业活动志愿者” 机会、请假去做?学长教了 2 个 “高效方法”:
- 方法 1:“关注‘区域行业协会、企业公众号’,找志愿者招募”—— 比如 “本地互联网协会、创业孵化中心、知名企业” 会定期举办 “行业峰会、创业沙龙、招聘宣讲会”,提前 1-2 周招募志愿者。学长就是在 “本地创业孵化中心公众号” 看到 “区域中小企业峰会” 志愿者招募,请假 2 天去做志愿者,不仅听了 “企业 HR 讲应届生招聘偏好”,还帮一位国企 HR 引导嘉宾,互加了微信,后来这位 HR 直接把他内推到了面试环节;
- 方法 2:“做志愿者时‘主动交流,别只干活’”—— 别只埋头做 “引导、签到” 的活,趁休息时间跟 “嘉宾、HR、其他志愿者” 交流:① 跟 HR 聊:“您好,我是 XX 专业的学生,以后想做‘市场营销’,您觉得应届生需要提前练哪些能力?”;② 跟嘉宾聊:“您刚才分享的‘校园市场运营方法’特别有用,我在做校园项目时遇到 XX 问题,能请教您吗?”。学长做志愿者时,跟 3 位企业负责人交流,得到了 “项目优化建议”,还拿到了 2 个 “有实习机会可以联系我” 的承诺,比只当观众收获多 10 倍。
很多人参加 “校园创业竞赛”,只停留在 “写计划书、做 PPT” 的阶段,却不知道学校孵化器会给 “有潜力的项目” 提供 “免费场地、导师指导”,支持项目落地。如果你的项目需要 “实地调研、对接资源、现场执行”,可以合理请假去推进,比如 “请假去跟校园周边商家谈合作”“请假组织项目线下活动”“请假在孵化器整理项目数据”,这些 “落地动作” 能帮你攒 “可展示的项目成果”,面试时比 “只说‘我参加过竞赛’” 更有说服力。
学长怎么请假推进 “校园二手书回收项目”?分享 3 个 “关键动作”:
- 动作 1:“请假‘跑调研’,收集真实需求”—— 为了搞清楚 “学生对二手书的需求”,学长请假 2 天,在图书馆、宿舍楼下设 “调研点”,采访 50 + 学生,收集 300 + 份问卷,发现 “80% 学生有二手书闲置,70% 希望‘低价购买 + 上门回收’”,这些数据成了项目的 “核心依据”;
- 动作 2:“请假‘对接资源’,解决项目痛点”—— 项目需要 “回收场地、书籍存储空间”,学长请假去跟 “学校后勤处、社团联合会” 沟通,最后争取到 “图书馆负一楼闲置空间” 作为存储点,还跟 3 个院系的学生会合作 “代收二手书”,解决了 “场地和回收渠道” 的痛点;
- 动作 3:“请假‘做活动落地’,拿项目成果”—— 项目启动后,学长请假组织 “校园二手书集市”,在操场设摊位,吸引 200 + 学生参与,回收书籍 800 + 本,卖出 300 + 本,还捐赠了 200 本给乡村学校,这些 “数据和成果” 被整理成 “项目报告”,面试时 HR 看了特别认可,说 “你这个项目比很多应届生的实习经历还完整”。
很多人担心 “请假会耽误学业”,其实只要遵守 “3 个原则”,就能 “既做对就业有帮助的事,又不挂科、不影响 GPA”:
- 原则 1:“‘非核心课’优先请假,‘核心课、专业课’尽量不缺”—— 比如 “通识课、选修课” 可以偶尔请假,课后跟同学借笔记、补网课;“专业核心课、需要实操的实验课” 尽量不请假,这些课对专业能力和 GPA 影响大,错过很难补。学长大三时,只在 “通识课” 请假,核心课全勤,最后 GPA 还保持在 3.5 以上;
- 原则 2:“‘提前规划’请假时间,别‘临时抱佛脚’”—— 找到 “短期实习、志愿者活动” 后,提前看课程表,避开 “有作业提交、小测验” 的日子,比如 “每周三下午没课 + 晚上是通识课”,就申请周三请假去做项目,课后补通识课笔记;
- 原则 3:“‘请假后及时补课’,别‘放任不管’”—— 请假回来后,24 小时内跟 “学习好的同学” 借笔记,重点划 “老师讲的考点、作业要求”,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找老师或同学请教,保证 “作业按时交、考试能通过”。学长每次请假回来,都会花 1-2 小时补笔记,从未因为请假耽误作业或挂科。
宝子们,别再觉得 “请假就是不务正业”—— 大学的核心是 “为就业铺路”,合理请假去做 “短期实习、行业交流、项目落地”,比 “天天上课却没实战经历” 更能帮你赢在就业起跑线!关键是 “别瞎请假、别耽误核心学业”,把请假时间用在 “能攒经历、攒人脉、攒成果” 的事上,毕业时你会发现,这些 “请假做的事”,会成为你求职的 “加分王牌”!
最后想问宝子们:你有没有 “请假去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”?或者你觉得 “合理请假对就业有帮助吗”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,咱们一起用对方法,毕业顺利就业!
发现沙发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