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聚餐喝了一杯酒,我下定决心:明天开始认真找工作
其实在毕业聚餐前,我一直处于 “求职摆烂” 的状态:秋招时跟风投了几份简历,没收到面试就不了了之;看到同学忙着改简历、跑宣讲会,我却总找借口 “还没准备好”“等春招再说”;每天躺在宿舍刷剧、打游戏,心里明明焦虑得不行,却总不敢直面 “找工作” 这件事。室友劝过我:“别再拖了,越拖越没机会。” 我却总说:“再等等,我还没想好自己想做什么。”
直到毕业聚餐那天,看到班长拿着手机,兴奋地跟大家说 “我拿到 XX 公司的 offer 了”,看到平时和我一样 “摆烂” 的室友,小声说 “我昨天面试了一家公司,感觉还不错”,看到辅导员端着酒杯,语重心长地说 “你们都长大了,该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了”—— 我突然觉得,自己像个 “局外人”,别人都在往前跑,只有我还在原地踏步。
那天我喝了不少酒,不是因为开心,而是因为心里的愧疚和焦虑。室友拍着我的肩膀说:“我知道你怕找不到好工作,可你不试怎么知道不行?我之前也投了很多简历没回应,可我没放弃,改了 10 版简历,终于有了面试机会。” 她的话像一记警钟,敲醒了浑浑噩噩的我。是啊,我怕的不是 “找不到工作”,而是 “连试都不敢试”;我逃避的不是 “找工作” 这件事,而是 “为自己的未来负责” 的勇气。
聚餐结束后,我走在学校的小路上,晚风一吹,酒意醒了大半。看着熟悉的教学楼、操场、宿舍楼,突然意识到:大学四年的时光,真的要结束了;那个可以 “犯错”“任性”“找借口” 的年纪,也真的要过去了。从明天起,我再也不是 “学生”,而是要成为 “职场人”,要靠自己的努力,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、能实现价值的工作。
那天晚上,我回到宿舍,没有像往常一样刷手机,而是打开电脑,把之前 “随便写写” 的简历找了出来。看着上面空泛的 “参与过社团活动”“熟悉 Office 软件”,我突然觉得很惭愧。我开始认真梳理自己的校园经历:大一在新媒体社团写过的推文,大二组队做过的电商策划赛,大三帮老师整理过的市场调研数据…… 我把这些经历按 “STAR 法则” 重新写,把 “参与过” 改成 “牵头组织”,把 “熟悉 Office” 改成 “用 Excel 数据透视表处理过 200 + 份调研数据”。改完简历时,天已经亮了,看着屏幕上满满当当的内容,我第一次觉得 “原来我也有能拿出手的经历”。
第二天,我没有睡懒觉,而是早早起来,打开招聘软件,开始 “针对性投递”。不再像之前那样 “海投”,而是认真看每一个岗位的需求,根据岗位调整简历的侧重点:投运营岗时,重点写 “新媒体运营”“活动策划” 的经历;投市场岗时,突出 “市场调研”“品牌推广” 的经验。每投出一份简历,我都会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,包括 “公司名称、岗位、投递时间、岗位需求”,方便后续跟踪。
后来,我收到了第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。面试前,我把之前整理的 “面试错题本” 拿出来,反复练习自我介绍、专业问题;我还去公司官网,认真了解他们的业务、产品、企业文化,准备了几个 “有针对性的问题”。面试时,虽然还是有点紧张,但我不再像之前那样 “说不出话”,而是能清晰地分享自己的经历、想法。
现在,我已经拿到了心仪的 offer。每次想起毕业聚餐那天喝的那杯酒,我都很庆幸:幸好那天我下定了决心,幸好我没有一直逃避,幸好我终于迈出了 “认真找工作” 的第一步。
宝子们,如果你现在也处于 “求职摆烂” 的状态,如果你也总在找借口 “等明天再说”,不妨也给自己 “一杯酒的时间”,认真问问自己:“我真的想一直这样下去吗?我真的甘心错过那些可能属于我的机会吗?” 毕业不是 “结束”,而是 “新的开始”;找工作不是 “负担”,而是 “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一步”。
从明天起,认真改好每一份简历,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,认真为自己的未来负责。相信我,当你迈出第一步时,你会发现:原来找工作并没有那么难,原来你比自己想象中更优秀,原来属于你的机会,一直都在等你去抓住!
THE END
发现沙发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