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天忌说教!别把“我为你好”当“讲道理”,这样聊天,才有人愿意跟你掏心


姐妹们!今天必须跟你们唠个超扎心的聊天雷区——“说教式聊天”!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:你跟他吐槽工作累,他立马说“谁让你当初不选稳定的工作,现在知道苦了吧”;你跟他说感情烦,他张嘴就是“我早跟你说过他不靠谱,你不听啊”;甚至你只是分享个日常小烦恼,他都能扯出一堆“大道理”教育你。本来想找个人诉诉苦,结果越聊越憋屈,最后只想赶紧结束对话。其实聊天的核心是“共情”,不是“教育”,别把“我为你好”变成“让人想逃的说教”,不然只会把身边人推远!今天就扒一扒,说教式聊天有多招人烦,怎么聊天才让人愿意跟你掏心!


先说说第一个说教坑:“你一吐槽,他就‘翻旧账’+‘马后炮’”
前阵子闺蜜小敏跟我吐槽,说她现在最怕跟表姐聊天。上周小敏跟表姐说“最近加班太多,感觉身体快扛不住了”,本想求句安慰,结果表姐说“我当初让你考公务员,你非说没意思,现在进了私企,天天加班怪谁?早知道现在这样,当初听我的多好”。小敏瞬间没了倾诉欲,敷衍两句就挂了电话。


你看,这种“你一吐槽,他就翻旧账、马后炮”的聊天,最让人膈应。你需要的是“我知道你很累,辛苦了”的理解,他却给你“我早说过,你不听”的指责。看似是“为你好”,实则是在否定你的选择、放大你的委屈。就像有人跟你说“今天淋雨了,好冷”,你不关心他冷不冷,反而说“谁让你不带伞,活该”,换谁都会觉得不舒服。


反观我另个朋友乐乐,每次我跟她吐槽,她从不说“早知道”,只会说“加班这么久,肯定特别累吧,要不要周末出来放松下”。简单一句话,就让人觉得“她懂我”,忍不住想跟她多说几句。其实聊天时,少点“马后炮”的指责,多点“我懂你”的共情,才是让人愿意靠近的关键。


再聊聊第二个说教坑:“你说情绪,他偏要‘讲逻辑’+‘教方法’”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:你跟男生说“今天被领导批评了,好委屈”,他立马开始分析“领导为什么批评你?是不是你工作没做好?你应该先反思自己,然后去跟领导道歉……”,絮絮叨叨讲一堆“解决方法”,完全没注意到你眼里的眼泪。本来想找个人安慰情绪,结果被他当成“问题来解决”,越听越觉得“他根本不懂我”。


我同事阿凯就犯过这个错。之前他老婆跟他说“孩子最近总不听话,我快被气死了”,阿凯立马说“你得跟他讲道理啊,不能总发脾气,你看我上次跟他说……”,还没说完,他老婆就哭了“我不是要你教我怎么管孩子,我就是想跟你说我很累,你能不能别总跟我讲道理”。阿凯这才明白,有时候女生吐槽情绪,不是要“解决方案”,是要“被看见、被心疼”。


你看,聊天时最忌讳“抓着问题不放,忽略情绪”。对方跟你说“我好难”,不是让你帮他“解决难”,而是让你陪他“面对难”。比如他说“工作好难,想辞职”,别着急说“辞职了怎么办,你得先找好下家”,可以先问“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,才会有这种想法?跟我说说怎么难了”。先接住他的情绪,再聊解决办法,才不会让人觉得“你在说教”。


最后说说第三个说教坑:“你分享日常,他都能‘上价值’+‘教育你’”
还有种说教更让人无奈:你只是分享个日常小插曲,他都能扯到“人生大道理”上教育你。比如你说“今天吃了顿火锅,太香了”,他说“火锅多不健康啊,油盐那么重,你也不注意身体,以后老了肯定后悔”;你说“周末看了部电影,挺好看的”,他说“看电影多浪费时间,不如用来学习提升自己,年轻人要有点追求”。本来轻松的聊天,被他一“上价值”,瞬间变得压抑又无趣。


我邻居张姐就遇到过这种人,她跟同事分享“最近在学养花,挺有意思的”,同事立马说“养花多耽误时间啊,不如把精力放在工作上,争取升职加薪,你都这个年纪了,别总搞这些没用的”。张姐说“我只是想分享个爱好,结果被她教育一顿,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对”。其实聊天的意义在于“分享快乐、缓解烦恼”,不是“比谁更有道理、谁更懂人生”。别把自己当成“人生导师”,随意评判别人的生活,不然只会让人觉得“跟你聊天太有压力”。


真正舒服的聊天,从来不是“我教你怎么做”,而是“我愿意听你说”。你吐槽时,我不指责、不翻旧账,只说“我懂你的难”;你说情绪时,我不硬给方法、不讲逻辑,只陪你“慢慢聊”;你分享日常时,我不评判、不上价值,只跟你“一起乐”。这样的聊天,才会让人觉得“放松、舒服”,忍不住想跟你掏心。


姐妹们,其实“聊天忌说教”,不是不让你提建议,而是要分时机、分方式。先共情,再建议;先懂情绪,再聊问题。别把“我为你好”变成“让人想逃的教育”,毕竟没人愿意在聊天时还被“上课”。愿我们都能做“会倾听、懂共情”的人,让身边人觉得“跟你聊天,真舒服”!


最后问问大家:你有没有遇到过“说教式聊天”的人?当时你是什么感受?或者你有没有不小心说过“说教”的话?评论区聊聊,咱们一起避开聊天雷区,做个让人愿意靠近的人!


THE END